一、中国服务认证的开拓者
2006年,当国家颁布《商品售后服务体系》(SB/T10401-2006)国内贸易标准时,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,一项崭新的服务认证出现了。2007年,杨谨蜚加入北京五洲天宇认证中心,开始承担认证的技术研发和实践工作。
这个时候,中国的产品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已开展多年,但除了“体育场所服务”、”汽车玻璃零配件安装服务”等寥寥几个针对单一行业,证书也只有寥寥数张的服务认证,其他几乎是一片空白。至于售后服务认证,不仅没人研究,连知道的都少。
一直以来,中国企业对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漠视程度是非常严重的,重销售轻服务、服务体系不健全、服务意识淡薄不仅出现在小微企业,一些大型企业包括上市公司也存在大量的售后服务问题。这不仅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,也是在管理上的缺陷。因为过去从国家层面也很少重视服务问题。
“商品售后服务认证”,不仅要从根源上建立一套理论体系,适用于评价的标准化模型,从售后服务的内部和外部评价指标、相关的要素和结构资源来给出指南,同时还要作为一种外部手段,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,让企业不断提升服务水平。所以如何评价,如何保证公正性,如何能得出真正客观有用的量化和细化指标尤为重要。而只有对企业有用,并产生价值的体系,才能获得接受。
商品售后服务认证的有关显著特性
1、以《商品售后服务体系》国家标准,对不**业的服务要点和指标进行了要求。“评价体系”,指该标准是一个对售后服务进行的“体系模型”。
2、认证评价涵盖了企业的服务管理、服务资源配置、人员要求,以及具体执行的环节,除了对企业总部的评审,还包括对服务网点的评审。
3、包括对服务的暗访和顾客体验评价。
4、审核方式采用评分制,是服务要素的体系,能够客观有效地对企业服务水平进行衡量。获得达标(70分)并不困难,但高星级有难度,在拉开行业服务水平的同时,也促进受审方持续递进和提升,不断改进服务。
5、结合了服务(售后服务管理师)的培训配置要求,让认证企业从资源到人员上做到标准化和化。
企业如想要获得售后服务认证证书,首先需要按照《商品售后服务体系》标准(GB/T27922-2011)建立起服务体系(可以本公司直接咨询),在体系运行3个月之后,向认证中心提出申请认证,认证中心收到企业提供的资料后,与企业签订认证合同,按照公正、合理、规范的原则,对企业建立起的服务体系进行评审和评分,评审合格,按照终的评分结果颁发相应的星级证书。